理的集權者,是學生犯錯后感到害怕的“敵人”,或者充當保姆型班主任,成天跟著學生屁股轉 ;要么充當警察角色,經常在
盯著后進學生,一旦發現毛病就進行筆錄,找有力證據……這些顯然不適應新課程教育,班主任在課程改革中必然要轉換自
身的角色才能與之相適應。那么,當下班主任角色應如何轉換呢?我認為,應該從
內部和外部因素給學生更佳的成長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教
師應該在觀念上有轉變。
一、從班級管理的集權者轉變成學生精神的關懷者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 :課改是為了
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這里的發展指的是
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主要表現是學生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
而學校教育總是在人的一定的情緒和情感狀態下進行的,這
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首先要重視學生的精神世界。“教育首
先是一種保護。”中國著名教育專家朱小蔓教授認為 :現在的
班主任似乎有這樣的工作范圍,就是精神關懷的工作。教育
家魏書生也說,“班主任……重要的是關心學生的精神世界。”
班主任的身份、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的職能顯然和學生的
精神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因此,新課改下的班主任首
先應是學生精神的關懷者。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學生得到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
課堂和學校,整個社會都是學生的信息源。因此,班主任的“先
知先覺”的絕對權威地位不復存在。作為班主任就必須成為
學生的朋友、參謀,而不是也不可能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
的“傳道士”。
然而,從另一方面講,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經常出現
心理障礙。據調查表明,當今不少學生有心理疾病。然而傳
統班主任職責中很容易忽略這一點。在新課改過程中,班主
任必須意識到心理健康是學生智力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幫助
學生擁有健全的心理,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需要
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
二、班主任要從“管理者”轉變為“指導者”
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班級工作的教師”。班主任的
角色經常被窄化為“管理者”。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從“管
理者”轉變為真正的“指導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導職
能呢。第一要確立面向全體學生和實施主體教育的核心觀念。
雖然在現實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條件下,班級規模過大、管理
頭緒過多、工作任務過重、論分排隊的壓力不減諸種因素,
依然是困擾大多數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難題,是難以對
班級教育與管理工作進行實質性調整的客觀原因,但這并未
阻滯班主任教師在思想意識和教育觀念上的自我提高與自我
更新。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整體環境下,面向全體學生、
實施主體教育,正是班主任教師由管理者轉向指導者首先應
當確立的基本觀念。第二要養成關愛、公正諸種品質,建立
關愛——公正的教育模式。無論是教育經典的闡釋,還是莘
莘學子的褒揚,都無不以關愛、公正諸種品質來說明教師的
良好素質,稱道教師的人格魅力。第三要增進師生之間、學
生之間的主體互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學生的自主發展,
有賴于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揮 ;而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和發
揮,則有賴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主體互動,即雙方通過
真實的交往(與角色扮演式的交往相對應)過程而產生的相
互影響、相互作用。第四要把握人際溝通與互動的基本技能
和方法,提高指導工作的藝術性。真正的指導必須建立在有
效的人際溝通與互動基礎之上,班級指導自然也不例外。在
班級指導中,班主任要盡可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受他們
的處境,體會他們的心情,由此而理解他們的態度、情感和
觀念,分析他們如此表現的原因,以及預測他們在某些狀態
下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方式,從而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
三、班主任要從“主角”轉變為“配角”
班主任為了管好班中的事務工作,要先培養好班干部,
再讓班干部帶領全班同學扮好他們的“主角”,讓他們去做
該做的事情 :例如,輪值打掃校園時,就讓班干部分工組織,
同學們很有效率地完成了打掃校園的工作 ;每次的班級墻報
工作,放手讓他們出版;班際球賽、拔河活動、學雷鋒活動……
都由他們去組織,去開展,堅持讓他們去唱好“主角”,班主
任只是在一旁適當給他們一些幫助、建議,做好“配角”。所以,
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該扮的角色——“配角”,不要爭當“主
角”,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
四、班主任要從“訓斥者”轉變為“鼓勵者”
學生是教師的上帝。當學生有了過失或者是成績考得不
理想,班主任不能急躁甚至暴跳,要引導他們認識到問題出
在哪里,鼓勵他們努力找出差距,加倍努力學習。其實哪個
學生不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夠出類拔萃,可是有些同學總是事
與愿違。比如說某同學性格比較孤僻,平時沉默寡言,不想
與別人交流,而且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班主任就要經常利用
課余時間找其談話,找到他不想學習的原因,逐步幫助他找
出學得好的原因,學得差的原因,最終才能激發他的學習興
趣,等等。因此,“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錯,
班主任應該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為每一個學生都
有許多優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鼓勵、激勵學生成才。俗
話說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師。教師要把學
生真正當成人,當成正在學習承做社會人的人,當成正在逐
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覺的學習主體、當成正在學習選擇、學
習提高社會責任的未來的國家的主人。發展只能是他們的主
動行為,沒有個性就沒有發展。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方面的優
勢和愛好,珍惜這些特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是培養學
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承認學生的
智力差異,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班主任要從“權威者”轉變為“對話者”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擁有絕對權威,學生對班主任必須
絕對服從。權威型班主任培養出來的學生固然守紀、順從,
但他們亦步亦趨,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缺乏主動性、創造
性,更談不上具備時代所要求的創新精神。時代呼喚一種新
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班主任拋棄原來絕對權
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對話者”角色出現,與學生建立起
平等關系,不斷提高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自主性與參與程度,
樹立起新時代“生活導師”的形象。班主任要經常關心過問
學生的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采取有效的形式,對學生進行
學習目的的教育,引導他們全面發展,真正成長為道德優秀、
知智卓絕、體魄強健、美感豐富的一流人才。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下一篇:習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