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了“習慣”在每個人生活和事業中表現出來的強大的力
量,并告訴我們如何利用這種力量,發揮潛能,改進方式,
使個人最終獲得成功。我想借用此書名,談一談學生良好衛
生習慣養成在班級常規管理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背景分析
我們班級共用46名學生,女生6人,男生占絕大多數。
在高一剛接手這個班級時,一個最深刻地感受是 :雖然大部
分學生在出初中就開始住校,但是孩子們對于寢室衛生并不
重視,勞動觀念不強。記得高一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連拖地
都不會,寢室衛生常常達不到要求,教室衛生檢查時常被扣
分,這讓我感到十分頭疼。通過和學生的多次溝通以及仔細
觀察,我發現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學生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
慣,一些男生對寢室里垃圾成堆也可以無動無衷,沒有意識
到其重要性。因此,養成一種好的衛生習慣,培養一種意識,
增強責任感,就成為了我過去2年班級常規管理中的重點。
具體做法
1. 使制度經常化,避免流于形式。
學生來自于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習慣,要求和標準也
各不相同,而班級常規管理需要的是一個統一規范的制度。
當班規制定好在全班一致通過后,就要想辦法讓它“活”起來。
每天在課間、晚飯后經常到班級和寢室里轉一轉,我會及時
表揚常規做得好的學生和寢室,按具體情況靈活采取不同方
法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地方,積極鼓勵班干部獻計獻策,匯總
意見,加深影響,而不是每天枯燥地重復教育,這樣無法激
起學生的共鳴,收效也不大。
2. 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課桌之間的衛生死角是我在班級衛生管理中非常關注的
一個細節。我們班只有2名學生來自城區,絕大多數學生離
家比較遠,周末都住校,教室成了他們主要學習看書的地方。
因此教室里的生活垃圾特別多,課桌之間的夾縫往往是學生
忽略的地方,這也給每天負責打掃地面的值日生造成困難。
雖然我看到某同學課桌夾縫中有垃圾就會督促該同學及時清
理掉,但還是不能在全班范圍內有效改觀。
記得一次班會課剛開始的時候,我讓同學們把自己的課
桌往邊上挪移一下,露出了大量的紙團,空飲料瓶,零食包
裝袋等,掃集起來有好幾畚斗。同學們都還到很震驚,原來
看似清潔的教室有這么多垃圾。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經常會
有意識地去看看自己周圍的地面,桌角有沒有不經意間掉下
的廢紙。在班級里還推行同桌合作的方法。同桌之間相互監
督提醒,公用一個垃圾袋,每天一倒。衛生工作落實到全班
每一位同學,值日生的工作減輕了,地面干凈了,現在每天
共安排2位同學做值日,輕松又有效。
3. 班級日志
根據班規中相應獎懲細則,與每位同學的德育量化考核
相結合。安排一名同學專門負責每天班級日志的記錄工作,
每周公布一次。每天上午我會把政教處發來的日報表,寢室
常規檢查表和晚自修檢查表轉存在共享文檔中。課間學生會
通過班級電腦查看。這種每天關注,形成了一種無形的監督
力量。隨著違紀人數越來越少,違紀的同學看到自己的名字
會覺得不好意思,也就有意識地去克服。
4. 加強集體觀念
從高一開始,我們就堅持衛生整潔靠的是大家,而不是
某一個人的責任。例如,規定寢室衛生低于班規要求的達標
分數,不是當天值日生而是全寢室的責任,這樣做的目的在
于加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形成一種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的和
諧氛圍。
反思
通過同學們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到高二下學期班級
在18周常規評比中寢室優勝15次,班級常規優勝13次,我
們并不是做的最好的班集體,但和自身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
更有意義的在于學生們已經慢慢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行為變為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
作,多次重復,就能進入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在集
體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不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小習慣帶
來小成果,小成果又將造就大一些的習慣,形成一種良性循
環。這一路走來,希望學生們能收獲對其一生有所幫助的精
神力量。
習慣的力量
錢 盈
(浙江省溫州中學 浙江)
(接上頁)實學生在中學階段對異性的好感非常正常,班主
任不能在男女學生的頻繁接觸中輕易去判斷是談戀愛,而應
與學生細細分析早戀利弊,爭取減少對學業的影響,盡力完
善人格。處在萌芽階段狀態的就“掐死”為好,不能斷交就
加以節制,認識清楚就避免接觸,一般我都和學生共同探討,
少告訴家長,不對外宣揚,盡力和平解決。因此,給予關注,
給予重視,多方引導,以心交心,是解決學生棘手問題的最
佳途徑。
二、嚴而有方,愛而有法
班主任工作中,光有“和藹” “可親” “寬容”……是不夠的,
嚴之有方,愛而有法,體現了對班級要進行科學管理,在班
級管理中,一個好的班級規章制度,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規則
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等,也就是說,制度不僅僅是對
學生進行約束、控制的工具,還應具有教育功能。一般情況
下,班主任往往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經驗去制定班級規章制度。
其實,這是一種消極的制度建設,它側重的是對學生的控制、
約束和懲罰。由于學生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沒有獲得語言、
思想的表達權,因而也就難以保證該制度能得到全班學生的
心理認同,這不僅不能樹立班主任的權威,而且也不能培養
學生遵守班級規章的自覺意識。
我的具體做法是 :建立班級彈性懲戒單 :(1)全班在入
學之初,我就組織全班學生討論學習塘市初級中學的《中學
生日常行為規范》;(2)召開 " 假如我是班主任 " 主題班會,
師生共同協商,共建班級規章制度 ;(3)制定好的班級規章
制度根據實行情況可以進行修改,完善(4)對于違反班規
的有以下懲戒形式 :①說明情況,向大家公開道歉,爭取同
學們的原諒②寫一份呼吁同學們認真讀書學習的倡議書,張
貼宣傳③完成一份違紀說明書,并在班中宣讀④為同學們唱
首歌,活躍一下班級氣氛⑤到操場跑步5圈,強化認識。這
樣制定的班級規章制度滲透了學生的愿望,增強了學生的班
級心理凝聚力。事實證明,師生共建班級規章制度,讓學生
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尤其是心理認同)、受到教育,
將大大發揮管理制度的教育功能,培養學生遵守班級規章的
自覺意識。
對學生的教育,既要嚴,又要愛,做到嚴中有愛,愛中
有嚴。它們并不矛盾沖突,并不孤立地存在和實施,而是辯
證統一的。我想,“嚴”和“愛”將是我們教育學生的永恒的
主題。嚴與愛的和諧統一,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情感贏得情感,
把握好嚴與愛的度,做到“半糖主義“!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淺談對當下班主任角色轉變的思考
下一篇:淺析班干部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