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網絡中價值鏈與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的產生范式
作者:劉 巖時間:2016-01-30 11:17:36 來源:www.455685.com 閱讀次數:4228次 ]
在信息與知識共存的這個經濟環境中,企業的焦點不再是孤立的核心競爭力,而是轉向了鏈式結構的整個價值鏈,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孤立的核心競爭力,而是轉向了企業所形成的價值鏈與價值鏈之間的競爭,這一轉變勢必影響到專利價值的產生。研究了價值鏈和價值網,從價值網絡和價值鏈這兩個視角,分析了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與專利戰略價值產生的范式。
【關鍵詞】
價值網絡;價值鏈;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
0 引言
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興起,以知識為基礎形成的專利已經成為企業價值鏈上的關鍵字性異質資源。而僅僅是通過企業自身獲取專利資源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還面臨著管理能力不足、資金不足、靈活度下降等風險。在網絡組織這個背景下,企業依靠已經擁有的價值鏈上的關鍵性異質資源——專利,與其他企業的價值鏈發生交點,再以該交點為支點撬動其價值鏈,而此價值鏈上其他的關鍵性異質資源——專利又會與其他企業的價值鏈產生交集,以此類推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組織,促使了專利戰略價值的實現,與傳統環境不同的是,企業實現專利戰略價值的商業模式發生了改變。因此,本文從價值鏈這一視角,分析專利戰略價值在價值網絡中實現的模式,有助于企業更好地有效率和有效益地施展專利戰略。
1 價值鏈理論視角下的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范式的產生
根據價值鏈理論,專利是價值鏈上的一個輔助活動,處理基本活動各個環節, 那么專利就有了成為價值鏈上關鍵性異質資源的機會,隨著現代商品對專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專利成為價值鏈上的關鍵性異質資源的機會也就越大。一旦專利成為了企業價值鏈上的關鍵性異質資源, 那么它便成為價值鏈與其他價值鏈的交叉點,撬動了整個價值網絡,于是產生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因此,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便主要是依賴于專利的技術特性、專利技術的異質程度和稀缺程度、專利法以及戰略聯盟成員對專利技術的偏好程度。
專利在價值鏈中不僅起著關鍵性異質資源的作用,它還能夠從法律上保證其所在價值鏈的“封閉性”,其原因:(1)專利有著與生俱來的排他性和壟斷特權。專利的排他性在價值鏈中主要體現在除專利權人所在的價值鏈可以對其運營外,其他的價值鏈都不能合法運用該項專利。而專利的壟斷特權不僅僅表現于專利的當前狀態,更為重要的是它能為贏得專利所在領域的優先權,這項優先權可以轉讓, 也可以自己享用,如果自己享用了專利的優先權,那么專利權人將繼續獲得專利和相關技術的優先權,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從理論上說,專利能夠保證在位企業一直都實現壟斷地位。(2)專利搶占以價值鏈為主線的技術領域。專利以搶占制高點為出發點,一旦搶到了制高點,那么在位企業就能夠以此專利為基礎,繼續申請與該項專利技術相關上下游專利,掌握該價值鏈的主導權利。
2 價值網絡視角下的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的產生范式
在價值網絡中,價值鏈的競爭力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以價值鏈上的關鍵性異質資源為支點所撬動的價值網絡。價值網絡雖然是諸多價值鏈通過重疊、交叉、替代和融合等的形式所形成的,但進行重疊、交叉、替代和融合等活動離不開企業的需求和企業所掌握的關鍵性異質資源。當然企業的這一需求主要根源于企業對未來關鍵性異質資源的預測,而企業所能掌握的關鍵性異質資源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企業現在已經掌握的關鍵性異質資源,二是企業根據現在已經所擁有的關鍵性異質資源對未來所能持續開發的關鍵性異質資源。
專利之間的互補、替代及沖突的特性促使專利成為價值鏈上的關鍵性異質資源。專利的這三個特性主要依賴專利的技術特性、專利技術的異質程度和稀缺程度、專利法以及戰略聯盟成員對專利技術的偏好程度[ 作者簡介:劉巖(1987-),男安徽亳州人,廣西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管理學院外聘教師,研究方向技術創新管理。
(1) 專利的互補特性主要是指專利發明過程的累積性和產品或服務的復雜性, 即專利在研發之前,一般是以其他專利技術為基礎的,對原有的專利技術或功能進行加工、完善及拓展;同時一種商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專利支撐不是單一的,而是還包括其他的專利,該項專利與這些專利就存在著互補的特點。(2) 專利的替代性是專利更新或專利技術進步的一種標志,一般是由已經擁有該項專利的企業繼續研發,這是由專利替代性所隱含的其功能相似性所決定的,替代專利與該項專利之間的功能相似性也決定了其競爭對手或潛在的入侵者很難擁有替代專利,除非是該項專利被競爭或潛在的入侵者對手收購。(3) 專利的沖突性主要是指專利的排他性, 即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其他企業的商業行為,這正是因為這一特性的存在,才能給予專利互補性和替代性保護。
3 結論
本文側重從價值網絡和價值鏈這兩個角度,分析了專利結構性經濟壁壘的形成。經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專利戰略價值體現在以專利自身的特性所形成的結構性經濟壁壘和以企業有意識運營專利所形成的戰略性經濟壁壘,即在結構性經濟壁壘形成的過程中主要依賴專利的技術特性、專利技術的異質程度和稀缺程度、專利法以及戰略聯盟成員對專利技術的偏好程度。
【參考文獻】
[1] 劉巖, 陳朝暉. 經濟視角下的專利商業化價值分析[J]. 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35(1):25-29,39
[2] 劉巖, 陳朝暉. 基于實物期權視角的專利價值評估研究評述[J].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6(6):146-149,15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