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的外表和極其豐富的文化內容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服裝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各代傳統服飾是時代的結晶,也
是時代的反映。欣賞古代服飾,就是在傾聽時空的回響,感受當
年的人事風情。吸收借鑒古代服飾元素,無疑會給現代服飾帶來
一股新氣息。要知好酒是流年的產物,好衣也如此。
所以,我今天想就服飾的色彩,款式,顏色談談我作為一名
學生的簡單感受。
當我們看一個人的穿著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看衣服的
顏色。因為色彩是最直觀最強烈的要素,同時有時候也能向我們
傳遞一些關鍵信息。比如如果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對身著大紅衣
裳的男女在讓人給其拍照,我想我們會聯想到他們可能是一對即
將結婚的情侶。又或者當我們看到一群身著白衣,頭披白布的人
緩慢地行進在鞭炮聲中時,我們應該也會立即聯想到他們正在為
死者出喪。這時就不得不提及古代服飾的色彩之說。古代受陰陽
五行學說影響,《史記·歷書》:“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
改正朔,易服色。”秦滅六國,“以為獲水德之瑞,……色上黑。”
后長期以黃色為最貴重,象征中央;青色象征東方;紅色象征南
方;白色象征西方;黑色象征北方。青、紅、皂、白、黃等五種
顏色被視為“正色”。有些朝代規定,正色服裝只有帝王官員可
穿,百姓只能穿間色。而就情緒而言,其中,紅色用來表達喜悅,
祈禱成功與吉祥。如古代婚禮:周制中新娘要穿玄色純衣;唐制中
男子身著緋紅色衣服。而白色則代表素潔,虛無,并且經常將其
與死亡聯系在一起。古代喪禮及守孝期間所穿之服便為白色。所
以也就不難理解紅白喜事這一說法。除紅白外,黑黃青以及其他
顏色的文化內涵并沒有很大程度的體現在現代服飾及社會中。如
黃色,象征輝煌,高貴。古代很多朝代的龍袍便是黃色,是權力
的象征。然后在運用時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剔除其中的封建
觀念,保留其積極的文化內涵。而現代服飾五彩兼備,間色為主。
間色服飾的流行,從某些方面上來說也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再是款式,其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服飾是否大氣,高端。
在對明代服飾進行粗略了解時,我覺得明代搭護腰間打結這個設
計可以運用到現代女生的夏季服飾中。比如講某一條裙子的一側
全部用打結的方式連接,從腰間一直延伸到腿部,這樣會使這條
裙子顯得獨特,并且帶點小性感。還有我覺得古代女子所穿的內
衣完全可以稍加改造拿來代替泳衣。相較那三點一式的比基尼,
具有中國風的泳衣就會顯得大氣的多,有一股東方女子的含蓄之
美。當然,前提是對之進行適當改造,加點現代元素。
最后再來講講圖案這一要素。我認為圖案是一件衣服的靈
魂。在等級分明的古代社會,你的身份決定了你衣服上的圖案。
當然,這一點是不可取的,我們在吸取古代服飾圖案時就應摒棄
這一落后內涵。現代服飾可以運用自然和抽象形象來表達一定的
含義。傳統紋樣一大特點是形生“意象”,在形象塑造上,有時求
神似或寄托某種情感和愿望。如“牡丹富貴”、“連理枝”、“松
鶴延年”等傳統紋樣即是該手法含蓄運用的證明。再如,傳統服飾
也經常以某種植物品質寓意象征人的志向品性。借松柏之偉岸挺
拔、竹之清朗高逸、荷蓮之圣潔飄逸、梅蘭之孤傲清高贊賞人的
品質與道德等等。寓德于物,以突出創造者對道德追求的意境之
美。當然,古代服飾的圖案紋飾除去其具有的文化內涵,依然具
有美的借鑒價值。比如將牡丹元素融入圍巾,披肩等小件服飾上,
于精致中體現大氣,自當別有蘊味;又比如將荷花應用于裙子的
邊紋上。想象一下連衣裙的袖口,裙邊,都做成荷花瓣狀,配上
一條淡粉色的荷花腰帶,然后以白色為主色,將瓣狀邊紋染成淡
粉,這該把穿這條裙子的人襯得多么的清雅脫俗。
現代服裝不只是滿足它的實用性,也要求注重它的審美需
求。由于時代發展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在對古代服飾文化元
素的利用方面,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復制與挪用,要融入時代精神,
切合時代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古衣為今用。
作者簡介:裴芯怡(1997-),女,漢族,浙江省臺州市人,杭州師范大
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在讀本科生。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