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會計人才建設
作者:吳 適時間:2016-02-02 11:07:58 來源:www.455685.com 閱讀次數:1209次 ]
農村會計人才是我國人才建設的重要部分,搞好農村會計人才建設是保障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以及資金的安全、合理、合法調配的重要環節。本文立足于農村會計人才現狀,指出會計人才培養的必要性、緊迫性,并從思想、政策、定位等三個角度,指出如何加強農村會計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農村;會計人才;觀念
“三農”問題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如何確保農民的合法收益? 如何提升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這些都離不開人才的建設,特別是會計人才的培育。農村會計人才是我國人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的中間力量,財政部制定的《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 年)》,為現代農村會計人才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隨著農村市場的開發,提高農村會計信息質量,加強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有利于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誠如山西省財政廳廳長武濤認為:“現在農村經濟發展很快,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很大,從農村選拔會計人才培養,并使之服務于農村經濟,是我們要做好的一件大事。”如何吸引會計人才投入到新農村建設?這值得每位學者去深入探索。筆者擬從三個角度出發,探析新形勢下廣大農村會計人才的培育。
1 “三觀”轉變
1.1 就業、擇業觀
從近幾年的就業情況看,畢業返鄉的會計專業大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廣大農村出現了“青黃”不接,年輕會計人才缺乏的尷尬局面。2012 年底,財政部公布的信息顯示,我國的會計人才已超1400 萬人,呈現總體“ 過剩”。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 勢,大學生應積極轉變觀念,利用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到農村施展才華。學校、新聞媒介等相關機構與部門需要對學生進行就業、擇業觀的正確引導。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生活理念的轉變, 農村與城鎮的差距將逐步縮小,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1.2 管理理念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推出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力度不斷加強,特別是“十八大”進一步把“三農”問題提到了新高度,中央明確指出所有改革都必須以維護農民財產權利為核心。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涉農資金的安全、合理、合法調配等,都離不開會計人員。如何引進、提升,培養高素質綜合型農村會計人才是每位基層管理者迫在眉睫的問題?首先,重視人才,地方發展離不開優秀、杰出的會計人才。然而, 無論是從事農村會計工作的管理者,還是一線農村會計工作者,其出身“農村會計”、“農業會計”的寥寥無幾,專業化程度令人擔憂① ;其次,廉潔為民的領導班子; 再次,領導者管理理念的更新。
1.3 農民法制觀
農村會計人才既是國家政策的宣傳員,農民權益的代理人,也是政府部門與農民聯系的橋梁與紐帶。農村會計要充分當好每個角色,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與理解。新時代的農村應加強法制觀念的宣傳,實行財務公開制度,建立村財務查詢制度等。
2 政策傾向
2.1 關注農村會計人才職業前景
農村會計人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直接影響黨的惠農政策的執行力;體現老百姓在涉農政策中獲取的利益;反映涉農資金及政策是否按中央指示進行等。學者張自遵指出:“農村會計制度應向著體現村民管理自治、強化民主監督、保障信息質量的方向變遷與完善,回歸會計本位, 實行自我管理是我國農村會計的根本方向,村會計委派制,村會計鄉鎮代理制等只是我國目前發展階段的過渡形式。”② 國家各級部門應給農村會計人才提供相關的職業前景保障,解除“回鄉”會計人才的后顧之憂。
2.2 改善農村會計人才經濟待遇
農村會計人員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如何引進?如何穩住高素質人才?當然,離不開與勞動相匹配的報酬。
2.3 加強農村會計人才后續教育
大力推進農村會計人才教育,建立長效培訓機制。特別是滿足具有豐富農村工作經歷的人才深造與發展,為高素質、高質量農村會計隊伍建設提供充沛的資源。
3 農村會計人才的定位
3.1 穩定性
建立合理、合法、長效的農村會計人才更換機制,避免受村、鎮領導班子換屆, 會計人員頻繁更替,導致財務、資金、與農民協調等方面的影響,同時也可避免會計人員受人事變動風險的影響。當然,保證村務工作順利進行,國家的惠農強農富農政策的有利推進,涉農資金的安全與合理調配,需依法建立全面的管理與監督辦法,實現農村會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3.2 獨立性
農村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村干部隨意更換會計人員的行為發生,同時也可保障會計人員依法、合理進行本職工作。另外,也有利于會計人員與廣大農民建立聯系,取得認可,加強村務管理的公開、資金流向的透明,實現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基層廉政建設的順利開展。
農村會計人員處在新農村建設的第一線,肩負著農村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職,是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實際執行者之一,只有不斷加強農村財會后備力量建設,提高農村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養,才能推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才能更好地規范農村財務管理,以保證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強有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成旭: “農村會計工作不容忽視: 法律地位、體制、屬性界定與會計人才”,經濟研究參考,2012
[2] 張自遵:“淺談農村會計發展趨勢”,財會通訊,2013.1
[3] 劉瑞新、段洪洋:“農村會計有五盼”,農村財務會計,2012.1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論述企業勞動用工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