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記者的職業責任與社會道德責任的沖突與調和
論文關鍵詞:新聞記者 職業道德 社會道德責任 沖突矛盾
論文摘要:作為記者,要有良好的新聞職業道德素養,對新聞報道負責,還應該遵守社會公德,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對人民和社會負責。但是在新聞實踐中,往往會產生職業道德與社會道德責任的沖突和矛盾,從而使新聞工作者陷入新聞倫理的困境中。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在工作中把握好兩者的關系,努力尋求職業道德與社會道德責任的和諧統一。
一、沖突:在職業責任與社會道德責任之間
新聞記者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社會角色,肩負著向社會及時告知訊息的重要責任。但是記者往往面對的是錯綜復雜的社會生活或突發事件,在及時客勸也報道與仁慈、側隱的人類道德責任之間,在報道與被報道者之間,在報道者與廣大接受媒體信息的受眾之間,蘊含著復雜的倫理關系和道德沖突。這種職業責任和同情心的抗爭,以及對此的評價和爭論不會停止,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當新聞職業與社會道德責任產生沖突矛盾的時候,新聞從業者該如何抉擇?”你首先是人類的一分子而其次才是新聞記者。這是美國全國新聞攝影師協會前任會長,威廉·桑得斯的觀點。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社會道德責任高于新聞職業責任。被稱為當今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的曹愛文面對自身的職業要求,毅然選擇了秉承一個普通人的人性,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努力救助一個生命垂危的落水小女孩。她的舉動彰顯了人性之美,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生命面前,沒有什么更重要。
二、陷落:新聞職業精神和道德責任的現實困境
記者的職業角色使其擁有了某些因為這種職業而附有的特殊的權力,記者的社會角色又要求其在社會大系統中承擔作為社會人的義務與責任。健就有可能在新聞實踐中引出社會道德責任和職業責任的沖突。
1.企業公關新聞真實性報道的影響 快速論文發表
涉及企業的正面新聞報道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這類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就受到了威脅。媒體的社會角色定位與角色實踐就必將處于矛盾和緊張的狀態。這時,媒體和企業也都需要尋找一個共同進步的解決辦法。企業應該注重自身的市場競爭實力,多挖掘內部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推薦給媒體,注重與媒體的交流。另一方面,媒體一定要堅持新聞價值優先,要保證客觀真實的報道。讓這種沖突矛盾,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得以解決。
2.重大突發事件中的職業精神和道德責任的沖突
作好重大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既是新聞媒體應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新聞業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聞媒體與新聞記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處理好重大突發事件報道中的新聞倫理沖突。
(1)堅持實事求是與隱瞞事實
面對著重大突發事件,記者首先應該真實客勸也向公眾報道他們所面臨的困難的和威脅。決不可以對事件采取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這不僅是對公眾的知情權的一種不尊重,也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一種輕視。
(2)堅持正確導向與強調新聞價值
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媒體不僅要報道新聞,更有責任引導輿論。媒體與記者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新聞報道要緊緊圍繞著黨和政府對危機事件的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事件造成的損失,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應該把堅持正確的導向與追求新聞價值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始終把堅持正確的導向放到第一位。
(3)尊重生命價值與渲染恐怖氣氛
重大突發性事件,特別是災難性事件往往與死亡、血腥、慘烈、殘忍等聯系到一起。西方新聞倫理強調在災難性新聞報道中尊重人的生命價值,盡可能避免在文字和圖片中直接表現"身體恐怖”。事實上,西方主流媒體就是對和倫敦地鐵爆炸案這樣的恐怖事件的報道,也很難找到血肉模糊、尸體橫陳的內容或圖片。
3.記者的自身素質存在問題
記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和責任。然而在多種角色和利益面前,記者經常陷人沖突、矛盾和迷茫之中。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不僅使媒體失去了信譽,而且給社會輿論造成了混亂,甚至在政治上、經濟上,思想上,精神上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記者素質的缺乏是影響傳媒宣傳報道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媒體的記者素質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現象是不容忽視的。 數學論文發表
三、統一:新聞職業責任和社會道德責任的理想歸宿
1.客觀辯證地處理職業責任和社會道德責任的關系。
任何職業行為都不能超越社會公共道德,記者首先應該是一個理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因為記者是社會環境的監測者,是公共信息的傳播者,是公眾輿論的引導者。當兩者出現矛盾與沖突的時候,首一先應當維護的是社會道德。或者說,我們應該考慮每種選擇可能帶來的好的與不好的結果,權衡利弊的多少,去作出利益最大或損失最小的最佳選擇。社會道德責任與職業責任的關系是可以協調的。
2.努力促進兩者的協調可以采取的措施
(1)加強記者的職業素養和社會公德意識。
素質高的記者應有敏銳的洞察力,把最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傳播給受眾,記者要把真實性放在首位,這是對新聞職業的尊重和負責。作為記者,一定要以正當的手段獲取新聞,在報道內容上不可與法律相悖。另外,記者做人要正派,要堅持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不唯上,不唯書,不唯錢,只唯真。為記者一定要有人本精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加強媒介的道德建設和社會監督。
加強媒體的道德建設,就需要各種社會力量協調配合。首先要提高媒體的道德自覺意識,加強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培養;構筑當代中國傳播倫理學學科體系;加強媒體的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加強媒體與社會的相互監督,加強大眾傳播立法,這也是媒體道德建設的前提和保證。
記者應該在忠實地履行新聞工作職責的同時,理性地踐行一個社會人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努力去尋找堅守職業道德與踐行社會責任的最佳結合點。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