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政府在構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的責任
【摘要】 政府在構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要建立科學的控費機制,完善管理監督機制;加快相關立法,進行配套改革,營造有利于新農合發展的宏觀環境;進一步完善籌資機制。
【關鍵詞】 政府 新農合 責任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的,個人、集體、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政府責任意識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中起著關鍵作用。
1、政府承擔相應責任的必要性
發展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必須在我國長期實施的基本政策。在這一制度發展初期我們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保證其可行性、有效性、持續性和長期性,使之得以全面貫徹落實。在這一過程中,各級政府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政府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決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政府應該吸取以往合作醫療興衰的經驗教訓,切實承擔起制定政策、籌資、組織、管理、監督等多項重要職能[1],推動該制度的順利發展。
2、政府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的責任完善途徑
2.1加快當地相關立法,進行配套改革,營造有利于當地新農合發展的宏觀環境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經驗教訓向我們揭示,農村合作醫療的建設和改革僅以政府或政府的職能部門名義出臺一般的政策性文件,會嚴重削弱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它不僅經常引發一些不必要的政策與部門之爭,而且是造成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無法定型的重要影響因素[2]。因此,政府應盡快制定農村合作醫療法律法規,以法律的穩定性、強制性和權威性恢復各部門對合作醫療制度的心理預期和農民對合作醫療制度的信心。首先應在制定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法律法規中規定新農合制度的法定地位。其次當地政府要加快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方面的立法工作,規定農村醫療保險組織、村級醫療保險站的組建方法及其職能;規定當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范圍、管理體制、資金籌集與發放的渠道和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科學的合作醫療實施辦法。對于在新農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如擅自挪用資金要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最后還要進行配套改革。當地政府實行新農合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牽涉問題多,如果只著眼當地新農合制度本身的運作,而不顧其它與之相關的工作,新農合的運行基礎就很薄弱,反而不利于它的工作開展[3]。
2.2增加政府的信息透明度,提高農民對政府的信任
政府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縣里的各種宣傳媒體,加強維護農民健康權益,開展合作醫療的宣傳教育,正確引導農民自愿參加合作醫療。正確理解和處理好農民自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推進新型合作醫療的基礎性工作。群眾認識程度的高低以及在行動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的信息公開程度、宣傳教育的深度和廣度[4]。農民參與的意愿要靠政府讓農民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才能促進農民積極參與,響應政府的號召。同時作為當地主要管理的合作醫療經辦機構,要定期向當地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匯報合作醫療方方面面的宣傳引導,通過典型實例介紹、現身說法、利用廣播、發放傳單等形式公布合作醫療基金的收支、使用情況,還要采取張榜公布等措施向全縣公布,保證全縣參加合作醫療農民的參與、知情和監督的權利[5]。 .
2.3進一步完善籌資機制
縣政府應當進一步探索形式多樣,行之有效,農民認可的籌資辦法,降低籌資過程中的成本,最大限度的籌集利用好資金。比如,在國家財政已出臺對農民優惠措施的前提下,可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納入縣政府涉農優惠政策框架中統籌,變合作醫療向農民直接籌資為從縣財政給農民的優惠補助中統一抵扣,這一做法可以減少相關程序,降低籌資成本,提高效率。
2.4建立科學的控費機制,完善管理監督機制
合作醫療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是控制醫療費用,這關系到整個制度的成敗。當地政府應該牽頭組織各方力量,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以保障。主要包括:建立縣級醫療保障的監督管理機構。縣政府成立由相應部門組成的農村合作醫療協調小組,改變過去由縣衛生局一家負責的局面;成立由縣衛生、財政、農業、民政、審計等部門和參加醫療保障的農民代表組成的管理職能部門,人員由縣政府統一調劑,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6];各鄉鎮要成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可由鄉鎮負責人、衛生院長、村委員會負責人、群眾代表若干人組成,負責督促醫療保障實施、審核醫療保障資金籌集、管理、資金預算和醫療服務及經濟補償等重大問題[7]。對合作醫療基金和服務項目進行專門的管理,積極探索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的有效途徑。
參 考 文 獻
[1]楊洪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發展思路的探討[J].科學論壇,2008.
[2]鄭秉文.信息不對稱與醫療保險[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 (6):8-15.
[3]《支持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財政政策研究》課題組?支持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財政政策研究[J].財政研究,2008,(3).
[4]鄧大松,吳小武.論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政府的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6,(5).
[5]賈康,張立承.改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籌資模式的政策建議[J].財政研究,2005,(3).
[6]楊紅燕.政府間博弈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推行[J].云南社會科學.2007,(1).
[7]王碧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中的矛盾及其解決[J].理論導刊.2006,(1).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