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城市旅游競爭力是旅游發展水平的綜合衡量。然而,不同城市有其旅游發展的特色與問題。文 中從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范式出發,主要從硬環境與軟環境入手,總結出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組成要素。將各個要 素與西北五省會城市旅游發展的實踐相比較,找出各個城市的\"短板\",將這五個城市歸納成為不同的發展問 題類型,之后就存在問題提出不同的競爭力提升策略。研究可為城市旅游管理提供依據,為不同類型城市旅游發展提供參照.
關鍵詞:城市旅游競爭力;中國西北五省會;提升策略
Abstract:City tourism competition is a indicator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and differentcities are facing dif- ferent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sum up the paradigm ofcity tourism competition capacity, referring towhich, we pointout the elements of tourism competition capacity. They are exterior environmen,t tourism resources, e- conomic develop leve,l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softenvironmen.t The disadvantages ofevery city are found ou,t and each city is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type. Xia\' n should enhance tourism marketing. Urumqhis\' tourism production needs to be prompted. Lanzhou needs cleanernaturalenvironmen.t Yinchuan should enlarge the scale of tourism industry. Xining needs 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At las,t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are given out to help decisionmaking and tourism planning.
Key words:city tourism competition capacity; northwestChina; promotion strategy
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培養與提升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城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1]。持續興旺的城市旅 游具有功能多樣性的特征,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文化三大功能上[2]。1)經濟功能。城市旅游競爭力的 提升可增加城市的經濟收入,增強經濟的發展能力,擴大城市的創匯水平。2)文化功能。城市旅游競爭 力的提升,還可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城市旅游的持續發展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 作用。健康、豐富的旅游活動可以增加人們的見識,開闊人們的眼界,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促進 人們的身心健康。3)社會功能。城市旅游競爭力的提升可以促進城市就業與產業結構升級,擴大城市的 對外開放度,同時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1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的理論支持 文中從城市旅游競爭力的一般分析范式出發(圖 1)[3],從空間維度、時間維度、人的維度三個層面考慮 城市旅游核心競爭力的提煉。但無論從構建的城市旅 游核心區競爭力-城市旅游邊緣區競爭力的空間分析 范式,還是從時間維度出發,構建的城市旅游競爭潛力 -城市旅游競爭現實力-城市旅游競爭未來發展力的 時間分析范式,都離不開人類社會一切現象和關系的 核心問題-人。因此考慮城市旅游核心競爭力的最關 鍵問題,還是從人的維度出發,從宏觀(政策層面)、中 觀(旅游企業層面)、微觀(旅游者個體特征)三個層次 對城市旅游競爭力進行分析.
文中致力于為政府提供城市游憩管理的支持,因此主要考慮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宏觀層面。城市旅游
核心競爭力在城市中最直接的表現是城市旅游本身的硬環境和軟環境[4].
(1)城市旅游硬環境是城市管理者制定城市旅游競爭政策與戰略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外部環境條件,包括周邊區域、政治、經濟、社會與技術等對城市發展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2)城市獨特 的旅游資源能力,包括一個城市的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人才培訓, 這些都包括在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之中(物質實力、社會實力)。3)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是由下列經濟指 標構成: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的輻射能力、城市的吸引能力、城市生活舒適方便程度、城市文化基礎 設施及文化娛樂水平。4)城市外部機遇和風險與城市旅游資源的優勢和劣勢(表1)。外部機遇和風險是 人們對外部環境條件作出的主觀分析和判斷,因為機遇和風險總是因人因時因\"勢\"而異。城市旅游資源 的優、劣勢則來源于自身與他人的比較,是由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的旅游競爭定位來決定的.
(2)城市的軟環境建設同樣是提高城市旅游競爭力的重 中之重。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能 力。由于旅游業的相關部門較多,在一個城市,又涉及到上級 和地方的各層利益,旅游發展體現出職能部門的協調能力.2)城市政府的促銷計劃和宣傳功能。如何去開拓國內、國際 兩個市場。3)城市旅游法規體系建設的完善程度。地方在 推動旅游業相關法律及配套法規的出臺、規范旅游業的市場 中做了哪些工作。4)城市旅游產業信息化的程度。旅游業 的信息密集性,決定了信息化是旅游企業發展的必然道路.5)城市旅游產業規模化的程度。規�;锹糜萎a業做大做 強的根本途徑,也是標志城市旅游發展階段的指標.
以上是從一般性角度,對提煉城市旅游競爭力問題作了 闡述,下面將具體針對實證研究的對象:中國西北五省會城 市,結合分析范式所作的理論分析和基于統計資料的數據分 析,明確其優劣勢,提煉其城市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2中國西北五省會城市旅游比較優劣勢分析 2. 1西安旅游優劣勢分析-營銷滯后型 西安在西部地區各個中心城市中具有兩大比較優勢,具有國際旅游資源優勢和旅游人才優勢[5]。西 安旅游業國內旅游市場上的表現遜色于成都、重慶、昆明、桂林,旅游業發展所依托的社會經濟環境不如西 南地區的成都、重慶等城市[6]。西安在城市旅游發展理念、旅游管理體制、旅游投資環境、旅游資源開發 投入等方面與西南地區的旅游城市也有一定差距。另外,西安的整體旅游競爭劣勢還表現在,長期以來,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特色不突出,缺乏系統性旅游形象策劃與實施方案,旅游形象停留在\"兵馬俑\"與\"華 清池\"為中心,缺乏提煉。20多年來發展形成的\"四點一線\"的旅游空間格局僅停留在線狀發展階段,地區 旅游業發展不平衡,大旅游環型線路未能形成,多單線往復,導致游客滿意度不高,旅游經濟效益偏低等一 系列問題。因此,西安應打響城市旅游地綜合品牌.
2. 2烏魯木齊旅游優劣勢分析-產品提升型 烏魯木齊在城市旅游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1)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中的民俗風情、公 園、游樂園、科教文化設施比較突出;自然旅游資源以風景河段、冰川、森林、草原、湖泊較突出[7]。2)良好 的區位和便捷的交通。烏魯木齊是新疆交通的樞紐,已形成航空、鐵路、公路互聯的交通網絡。3)日益完 善的城市基礎服務設施。現代化的城市服務設施、現代化的城市風貌、繁華的購物街、特色的飲食文化、多 彩的娛樂休閑、快速的資訊交流、積極的商務洽談、完備的公共設施等一系列綜合完善的城市功能為到烏 魯木齊旅游觀光的游客提供了優良舒適的服務。4)良好的旅游產業發展基礎。近年在會展經濟、假日經 濟、百萬市民游首府、冬季冰雪風情游等旅游促銷活動的帶動下,烏魯木齊的旅游業呈現了較快的發展勢 頭,有力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增長.
但是同時,烏魯木齊旅游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城市旅游產品沒有跟上時代潮流;城市基礎設施 使用率不高;旅游人才不足,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城市旅游區位優勢發揮與開發不足;周邊一些國家和 城市的政治形勢不太穩定等,都可能對烏魯木齊旅游業的未來發展產生負面影響.WWw.
2. 3蘭州旅游優劣勢分析-環境制約型 蘭州在城市旅游發展中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如突出的戰略區位和便捷的交通樞紐地位;比較雄厚的 工業基礎和人才優勢等[8]。但蘭州作為甘肅省旅游中心城市,在城市建設中存在嚴重問題: 1)城市基礎 設施建設受土地、水資源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市內交通不暢、供水不足、綠化率低。2)城市經濟力 量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商業和服務行業滯后,人均擁有的城市維護資金少,影響了基礎設施建設、 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的發揮。3)缺乏旅游城市綜合服務建設和管理機構,城市旅游形象不突出。從整體 來看,開發旅游產品仍然以資源導向為主。各景區建設盲目效仿,趨于雷同。開發的城市旅游產品中觀光 類旅游產品比重較高,而其它如文化類、主題公園、購物類、產業類、美食類、節慶類、體育類等旅游產品比 重過低,會展類、商務類、城市生態旅游等新型旅游產品極少。城市旅游產品開發深度不夠,產品附加值較 低.
2. 4銀川旅游優劣勢分析-規模制約型 近幾年,銀川在城市旅游發展方面,顯示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1)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豐富。中原 文化、戍邊文化、河套文化、絲綢文化、西夏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交融匯集。山川兼備,地貌類型多 樣,土質肥沃,黃河穿境而過,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9]。2)人文景觀獨特,區域特色明顯。濃郁的回鄉 風情,雄渾的大漠風光,秀麗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構成了銀川多姿多彩的旅游 資源。3)積極宣傳促銷,擴展旅游市場。每年一度的中國銀川國際汽車摩托車旅游節、\"西北風情\"自駕 車旅游節等旅游節事活動在區域內造成了一定影響,針對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重要客源地和延安、太 原、西安等銀川周邊城市的旅游宣傳促銷活動也取得了一定成果。4)營造生態城市,擴大城市品牌。大 量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的建設,不僅使旅游者,也使當地居民受益。加強了濕地保護工作的力度,開展景觀 水道綠化工程,為打造\"塞上湖城\", \"西北宜居城市\"的品牌奠定了基礎.
但是,銀川發展城市旅游的劣勢也十分突出和明顯,如:旅游產品體量小,品位不高;城市旅游形象不 明確,旅游功能不完善,表現在民族特色街區、特色廣場文化、旅游商品購物、會議商務旅游以及回鄉城市 風貌等方面;部分旅游景區低水平開發和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尤其反映在\"農家樂項目、民族風情項目等 方面;中高檔接待設施不足;城市游客服務中心、旅游標識系統尚未建立;旅游企業中高級人才短缺,人才 流失問題突出;周邊500km范圍內,區域人口密度比較低,人均收入不高,近中程旅游市場規模和消費增 長空間有限;旅游淡旺季明顯;區域性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等.
2. 5西寧旅游優劣勢分析-管理滯后型 西寧城市旅游發展的有利條件主要有: 1)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西寧西靠青藏高原,東臨黃土高原, 是整個青藏高原對外聯系的門戶,素有\"海藏咽喉\"之稱。2)豐富的旅游資源。西寧及其城市輻射帶 150km范圍內旅游資源極其豐富。3)精確的旅游形象定位。西寧旅游形象定位為\"高原古城,中國夏都\" 是非常貼切的,它將美麗的高原風采、悠久的河湟文化、獨特的氣候優勢高度地概括起來.
西寧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劣勢也比較明顯,如:城市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文化特色不夠顯著,市區內現存 優秀歷史文化建筑較少,有旅游價值的景點少;城市游客服務中心尚未建立,旅游標識系統不夠完善;人力 資源明顯不足;旅游宣傳促銷不夠,經費投入不足;城市旅游產品結構單一,缺乏具有特色優勢的創新性旅 游產品等.
3不同類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實施策略-以中國西北五省會城市為例
3. 1營銷滯后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以西安為例 (1)優化西安旅游形象定位理念。\"面向未來的華夏盛世古都,充滿活力的內陸現代城市\"是西安市提 出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這一理念體現了西安的現實特色和未來發展,顯示了西安在華夏文明格局中的獨 特地位,展現了西安作為一個內陸城市,傳統思想與新時代精神相沖撞、磨合的發展過程.
(2)做好旅游形象戰略策劃。1)緊緊圍繞\"華夏古都,現代都市\"的主題,依據\"華夏文脈、千年古都、 絲路起點、秦俑故鄉\"這一目標理念宣傳口號,制定促銷策略,實施旅游產品名牌戰略。開展形式多樣的 旅游公關活動,設計及普及城市旅游標志,形成一批標志性城市和景區建設,提高城市旅游服務設施檔次, 突出西安旅游整體形象。2)面向市民進行\"人人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資源\"的意識教育,舉辦\"百 萬市民看西安\"的大型活動,引導市民了解西安,增強主人翁精神,實施八大工程,進行城市精神文明建 設,樹立市民文明形象.
(3)旅游形象的宣傳促銷和市場拓展。在宣傳促銷方面,要樹立大市場觀念,形成政府與企業聯合促 銷的新模式。面對多元化的旅游客源市場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制定整體規劃,采用靈活多樣的促銷方 式,爭取國際國內市場、遠近客源市場和新老客源市場都能保持持續增長。在國際市場方面,突出重點市 場,針對不同需求,強化專題促銷,形成多層次的促銷熱點,積極尋求新的客源市場。在國內市場方面,加 強區域聯合,把辦大型節慶作為切入點.
3. 2產品提升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以烏魯木齊為例 3. 2. 1實施形象工程 (1)塑造城市視覺形象。其一、烏魯木齊二道橋新建的\"國際大巴扎\"是體現民族風情最濃郁的建筑, 可以作為烏魯木齊的城市標志物。其次,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地標徽、旅游地標準字體、旅游地象征性吉 祥物、旅游地紀念品等都對旅游者具有視覺感染力,是烏魯木齊塑造良好形象可以開發的方面。最后,最 能體現烏魯木齊地域特色的是身著各民族服飾的居民,這可以通過旅游服務人員的著裝塑造形象.
(2)開展旅游節慶活動,做到\"以節促旅\"。烏魯木齊是多民族聚居的省會城市,維吾爾、哈薩克、蒙古 等各民族的飲食起居、節日慶典、服飾裝束、民族歌舞、娛樂習俗等構成了豐富的民族風情。將這些民族風 情通過旅游節慶活動表現出來不僅可以吸引旅游者,而且能帶來多種牽動效應。它一方面推動城市的經 濟發展,另一方面為城市文化的塑造奠定了基礎.
3. 2. 2開發城市旅游商品 新疆自古享有瓜果之鄉、金玉之邦和地毯、絲綢王國的美譽,具有西域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深受中外 游客的喜愛。烏魯木齊市應強化旅游商品研制,提高對旅游商品及其包裝的設計水平;擴大生產規模、提 升產品質量;對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銷路的旅游商品,要在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資金及專利 保護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多方面調動生產經營者的積極性;通過參加和舉辦旅游商品展銷會、旅游商品 設計比賽等活動,豐富品種,提升檔次,擴大影響,提高效益;加快二道橋民族農貿市場的更新改造,最終形 成展銷地方特色民族商品的中心市場,努力滿足廣大旅游者的消費需求.
3. 2. 3加快環城游憩帶的開發 烏魯木齊市郊區作為城市的綠色開敞空間,是久居城市市民向往的旅游去處,從旅游業發展的角度 看,具有客源市場多而穩定、地價相對便宜、建設用地廣等優勢。隨著城市居民旅游需求向舒適、寧靜和具 有康體保健功能的郊區自然生態景觀的轉變,決定了烏魯木齊郊區的旅游開發應與城市內部的旅游開 具備功能上的互補關系,郊區的旅游功能應當適應自然資源和環境持續利用以及居民反復出游的需求 烏魯木齊市應在完善已有的南山西白楊溝、東白楊溝、菊花臺、烏拉斯臺等景區建設的基礎上,重點開發博 格達峰冰川、亞洲大陸中心、一號冰川等景區,對南山各景區的開發要注重其整體形象塑造,形成整體組合 多功能的度假區。鑒于烏魯木齊五家渠沿途已有的農業基礎,開發觀光農業園,使其成為都市圈居民周末 休閑度假旅游之地.
3. 3環境制約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以蘭州為例 (1)發揮蘭州西北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和現代化省會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強化游客集散中心和旅 游目的地的雙重作用,發揮樞紐城市帶動作用,建設蘭州3小時經濟圈,把蘭州建設成為西北區域性旅游 中心城市,向西北輻射河西走廊絲綢之路旅游帶,向西帶動臨夏、甘南民族風情旅游區,向南帶動隴南、天 水旅游區,向東輻射隴東旅游區;同時聯動陜、川、寧、青、新旅游區,構建西部旅游經濟帶.
(2)蘭州今后應依托大流量、快節奏的交通干線和周圍地域中小城鎮的發展,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輻 射、擴散的環型城市結構。以旅游為帶動的2小時交通圈,組織高效城市群體的空間結構,對城市基礎設 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統籌兼顧,形成交通同環、電力同網、金融同城、信息同享和旅游同行的綜合性城市, 充分發揮蘭州在西北地區的樞紐作用和核心經濟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3)加大城市旅游形象宣傳。蘭州旅游城市形象定位為:黃土文化之都、黃河風情之都;蘭州旅游城 市發展模式:城景一體的中心、樞紐城市;蘭州旅游城市景觀標識體系為:城市建筑-旅游商業中心、省博 物館、城市游客中心、金城關、黃河鐵橋;城市雕塑-黃河母親像;黃河風情線-黃河濕地、黃河水車、南湖、 雁灘、龍園;城市精品景區-五泉山公園、白塔山公園、蘭山;城市餐飲娛樂-陽光、飛天、錦江、西蘭等星級 大酒店清真食品街蘭州牛肉面蘭州百合旅游商品一條街城市文化《讀者》、《蘭洽會》、《大夢敦煌》、《絲路花雨》.
3. 4規模制約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以銀川為例 3. 4. 1加強中心城市的建設 (1)以大西北為廣闊腹地構建發展戰略。銀川在西北地區區位僅次于西安和蘭州,通過陸、空交通線 路輻射范圍廣,通訊設施先進,旅游業的發展已進入了一個較成熟的階段,作為旅游中心城市,其功能的 發揮、戰略的構建應背靠大西北,面向大東部大力發揮其比較優勢,把它建設成為西北地區經濟增長的龍 頭.
(2)向區域性國際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標邁進。要使得寧夏旅游得到長足的發展,就必須把銀川建成 旅游活動影響區范圍達到中國西北地區、乃至整個東亞的旅游中心地。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做到增強旅 游產品的綜合競爭力,營造更加完善的城市旅游空間,優化旅游目的地功能,加強旅游集散地功能,改善旅 游管理和服務.
(3)增強產品的綜合競爭力,營造更加完善的城市旅游空間。城市旅游綜合競爭力的形成與旅游中 心城市功能的發揮息息相關。銀川必須完善市場體系,使之成為中國西北、東亞地區新興的商貿中心區, 其開發需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外向型經濟的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加快旅游產品 升級換代的步伐,保護生態環境,營造更加完善的城市旅游空間.
3. 4. 2構建大銀川旅游區,形成完整的旅游環線 以塞上風情貫穿始終,集山川平原、河流湖泊于一體,充分發揮大銀川旅游區的資源優勢,將寧夏特有 的\"塞上江南\"的特色系統地展現出來�?v觀全帶,西起賀蘭山,東至黃河,景點之間自然銜接,賀蘭山險 秀之美,意境獨特的巖畫,荒涼的鎮北堡,神秘的西夏文化,現代的治沙生態典范廣夏基地, \"回鄉首府、西 夏故都、塞上湖城\"-銀川市城區,市郊極富田園色彩的生態農業觀光區。湖泊自然風光與古老的灌溉文 化、西夏文化交相輝映,回族民俗集中在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園中。最后落筆于\"天下黃河富寧夏\"的黃 河兩岸,還伴有古老的中國長城文化。CI策劃主要包括理念基礎和視覺形象兩大部分,理念基礎定為\"神 秘美麗的塞上江南\",視覺形象主要通過各景區來表現,包括山麓景區、影視城景區、西夏王陵區、廣夏基 地區、銀川市區、塔湖群觀光農業區、民族風情園區和金水風情園區等八大部分[10].
3. 5管理滯后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策略-以西寧為例 西寧城市旅游發展的模式是休閑避暑、會議會展、商務、重大主題活動(郁金香節、環青海湖自行車賽 等)為內涵的\"主題城市\"旅游為核心,發展周邊地區觀光旅游和民俗旅游為重點,宗教朝拜旅游為基礎的 城市旅游發展模式。在以主題城市旅游為核心的過程中,兼顧與蘭州的合作,共同打造絲綢之路的品牌, 發揮互利和區域協作功能,擴展西寧的旅游空間、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
3. 5. 1搞好旅游產品的重點開發,配套開發 青海省是旅游資源富省,又是經濟窮省。因此對于眾多的旅游資源要進行重點開發,在西寧周邊旅游 資源的開發中,重點開發兩個中國之最和兩個青海獨有:中國最大咸水湖、中國最清黃河水和青海獨有的 土族民俗、撒拉族風情。在搞好重點項目的同時,配套開發好娛樂、參與性項目,以作為重點項目的有益補 充。例如在重點開發青海湖自然風光觀光項目的同時,可充分利用青海湖周邊風力充足的條件,配套開發 滑翔傘項目,讓游客充分體驗藍天、草地和湖水天人合一的人地觀,同時也讓游客融為美景中和諧的景點.
3. 5. 2加快旅游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西寧城市旅游的發展歸根到底取決于人,人的文化程度、精神風貌、辦事效率、道德品質都關系到旅游 業發展的成敗。因此,一方面應加強培訓在職的各類旅游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另一方面青海各高校應以 培養合格的旅游人才為己任,對在校旅游專業學生實施寬進嚴出的培養方案。同時應鼓勵與省內外旅游 科研人員的交流和學習,大力引進優秀的旅游人才,為科學發展旅游業提供保障.
3. 5. 3搞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 要大力發展\"行、游、住\"這三個硬要素,要在今后的城市建設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建議西寧市可積 極申辦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如成功,既可使西寧城市功能在較短時期內完善,又可使西寧市的旅游知名 度大大增強,若策劃得當還可使西寧增加一項極富特色的旅游項目、民運會的運動員村經較低投資可成為 集參與性、觀賞性和知識性為一體的民族體育主題公園,若將民運村建在城南新區,將帶動城南新區的快 速發展,同時結束青海沒有主題公園的歷史.
4結論 城市旅游競爭力包括硬環境與軟環境兩大要素,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硬環境包括城市外部環境、城市獨 特的旅游資源能力、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城市外部機遇和風險、城市旅游資源的對比優勢與劣勢等主要 評價指標;軟環境包括政府職能部門的協調能力、政府的促銷計劃和宣傳功能、城市旅游法規體系建設的 完善程度、城市旅游產業信息化的程度、城市旅游產業規�;某潭鹊戎饕u價指標.
根據上述核心要素,對比西北五省會城市的旅游發展現狀特征,可以得到,西安市的城市旅游形象缺 乏提煉,屬于營銷滯后型的旅游發展問題;烏魯木齊的旅游產品停留在開發初期的狀態,旅游產品缺乏提 升;蘭州的旅游受環境因素制約較大;銀川的旅游發展受規模制約;西寧的旅游資源具有一定潛力,但管理 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因此,營銷滯后型的旅游城市首先應該整合城市的旅游形象,分辨出重點市場,做好宣傳促銷計劃;產 品提升型的城市則要加快旅游產品的創新與更新;環境制約型的旅游城市應加快城市景觀旅游化建設,營 造旅游環境是旅游工作的首位;銀川應想方設法延長旅游線路,做大旅游規模;西寧的旅游發展要注重對 旅游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研究可為城市旅游管理提供重要依據,特別是有針對性的對不同類型城市旅游發展提供了 重要借鑒和參照,具有廣泛的理論價值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保繼剛,等著.城市旅游:原理·案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5: 41-52.
[2] (英)鄧肯·泰勒,等著.陶犁,梁堅,楊宏浩譯.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4: 127-198.
[3]田大江.城市旅游競爭力實證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7: 25-29.
[4]陳兆坤.我國城市旅游競爭力提升及發展戰略選擇[J].經濟師, 2001(11): 52-53.
[5]席岳婷.西安城市旅游發展的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 2002: 22-55.
[6]郭利平,沈玉芳.西部9省會大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分析與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20(1): 10-13.
[7]楊兆平.旅游地載系統及開發研究-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例[D].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00: 79-84.
[8]李國柱,石培基,郭小東.基于\"競爭力導向\"的區域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旅游科學, 2005, 19(3): 26-33.
[9]王聯兵,米文寶,劉小鵬.寧夏旅游業綜合競爭力評價及預測分析[J].旅游學刊, 2005, 20(5): 76-80.
[10]張永香,璩向寧.大銀川旅游區的區域旅游產業的優化[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03(4): 82-84.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