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改革;探索;經驗
Abstract:Provider payment system as economic incentive affects the whole health care system performance.Since the basic med- 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employee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medical insurance management department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been carrying out a series of explorations and reforms on provider pay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ocal situation.The paper summa- rized and discusse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n provider payment system reform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form and improvement in this field.
Key words:medical insurance;provider payment methods;systems reform;exploration;experience
隨著1998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推行,10 年來主要工作重點放在擴大覆蓋面、提高補償水平和加強 服務管理方面。隨著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全面覆蓋,對醫 療費用的控制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需方控制難以抑制醫 療費用的過快增長,供方控制是國際管理的趨勢,醫療保 險(以下簡稱醫保)費用支付方式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目前,在我國比較廣泛實行的是按服務項目付費,屬 于后付費制度。在這種支付方式下,付費方在醫療服務行 為發生后按實際費用進行補償,難以有效控制費用,從國 內外醫療保險的經驗教訓來看,按項目付費這種單一的支 付方式是造成過去幾十年醫療費用上漲過快的一個重要原 因。對支付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國內各地在醫保運行和 管理的實踐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支付方式進行了一 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些經驗.www.QiQi8.CN 778論文在線
1國內各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 各地的醫保支付方式的探索和改革,目標在于在保證 醫療服務質量和控制醫療費用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充分 體現了付費方與服務提供方進行博弈的過程。各地醫保部 門在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過程中普遍意識到,支付方式作為 一種激勵手段關系到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良性運行,醫保 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應該超越過去醫保控制費用保持基金 平衡的單一行政目的,而是應通過支付方式的創新,發揮 合理的支付方式手段對服務提供方的激勵機制,改變不合 理的醫療行為,規范引導醫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促進醫療機構加強內涵建設和自我管理,推動內部運行機 制改革.
2各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與趨勢 當前,我國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時間較短,對社 會醫療保險的認識程度不高,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還有許 多不足。加之不同地區間發展差距較大,各地區在醫療保 險制度改革探索中,尤其是在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上, 很難找到一個全面、合理與統一的支付方式。在有些醫保管理經驗較豐富的省市,已經認識到醫保 支付方式的重要作用,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本地 的支付方式,并不斷調整完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付方 式典型。例如上海市的“總額預算管理”,江蘇省鎮江市的 “總額預算、彈性結算、部分疾病按病種付費”,江蘇省淮 安市的“病種分值結算”,湖南省株洲市的“總額控制管 理”,以及云南省祿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實行的“門診總額預付,住院單病種付費與床日付費 相結合”,這些地區在支付方式改革方面的探索都取得了較 好的效果.
各地經驗表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趨勢是預付制與 后付制相結合,實行混合支付制度。就一般情況而言,混 合支付方式優于單一方式,大多數支付方式可以與其他方 式配合,以消除某單一方式的負面效應而保留綜合優勢[1].
3各地支付方式改革的經驗教訓 3.1支付方式的改革應有更宏觀的衛生政策目標 支付方式是規范醫療行為、配置衛生資源的一種有力 的政策工具,因而支付方式的改革應該放在新醫改的大背 景下統籌考慮,應該有更為宏觀的衛生政策目標,根據預 設的政策目標(如:控制費用,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提 高可及性,簡化管理程序等)采取具體可操作的方法,并 且注意配套措施的完善.
此外,支付方式的改革應該根據現有的衛生服務和管 理能力,考慮到支付方式改變之后醫療機構之外的衛生系 統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變化。例如我們可以預見,支付方式 的變化會激勵醫療機構的行為發生改變,但衛生體系其他 環節的一些變化往往容易被忽視。例如,支付方式改革可 能帶來住院天數縮短,住院費用減少,但門診和康復護理 的服務量卻會上升,這就需要合理的轉診體系以及康復護 理服務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有康復護理機構、社區和家庭 來承接醫療機構轉診的急癥期過后的需要康復護理的病人[2].
3.2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設定支付方式 實踐證明,支付方式的確定,必須與各地的經濟狀況、 社會歷史條件、醫療制度背景、衛生資源、醫療服務體系 和信息系統的基礎和管理水平相適應,必須與新醫改的方 向和要求相適應,注重科學機制的建立.
實現支付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應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 兼顧供給與需求,并能通過對支付方式內在機制的改革, 將醫療機構的內涵建設與外延發展、控制醫療費用與保障 基本醫療、公平原則與效率要求等有機地聯系起來.
3.3支付方式的改革要求醫保部門轉變管理方式,提高管 理能力 混合支付方式的實施對支付方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 要求,需要對醫療服務進行更為嚴謹科學的考核和評價, 例如預付制的實行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才能在控制費用的同時保證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各地的醫保管理部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改革過 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轉變,如有的省醫保管理部門對醫療 機構的管理由微觀走向宏觀,管理方式也開始轉變,醫保 管理部門對醫院的管理更具彈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從對醫院的單純管理與控制變成了在某種程度上的合作.
此外,醫保部門對支付方式的探索的目的已不僅僅局限于 控制費用,而是在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礎上注重發揮醫 保規范醫療行為、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對醫保支付 方式的探索著重研究對醫療行為的規范。從2003年開始, 江蘇對全省醫療機構診療項目統一編碼,統一分類,統一 收費標準,對醫療機構診療行為和診療項目全省統一界定 標準和評價標準,為規范醫療行為和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奠 定基礎。上海的醫保管理部門在政策理念上也實現了由費 用控制到費用管理,最后到保障管理的目標定位調整.
3.4支付方式的改革要爭取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理解和 支持 醫保支付方式的探索取得了較大成效的地區,一個重 要的方面是得到了定點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理解和支持.
每一次的支付方式的調整,定點醫院的相關人員都參與其 中,他們的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對支付方式的完善起到了 較為關鍵的作用,也有利于支付方式改革的平穩實施.
3.5支付方式必須按照政策實施的效果進行不斷調整和完 善 各地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與探索過程充分體現了醫保 機構與醫療機構的博弈過程,支付方式根據變化的現實情 況不斷調整才得以逐漸完善.
4政策建議 4.1加強研究,統一政策,逐步實現分類支付 4.1.1精神病防治與老年護理住院實行按床日付費。精神 病防治機構和老年護理機構的住院醫療占總床位數比重較 大,治療單純,床日費用相對穩定,床位利用率較高,可 按床日付費.
4.1.2社區衛生服務實現按人頭付費。在明確各級醫療機 構功能定位和建立有序轉診體系的基礎上,對社區衛生服 務、預防保健和家庭病床實施按人頭付費。促進社區衛生 服務機構之間的競爭,給予病人更多的選擇權,建立“錢 跟病人走”的競爭機制,促使服務提供者為爭取更多的病 人而相互競爭,鼓勵醫療機構提供預防服務,樹立“以病 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
4.1.3部分病種實行按病種付費。部分診斷清楚、病情簡 單、療效確切和費用離散度低的婦產科住院治療(如:正 常分娩或子宮肌瘤),以及部分診療常規明確、治療方法簡 單、不易復發和合并癥少的外科手術病種、血液透析等適 用于按病種付費。按病種付費基礎工作投入大,操作難度 大,管理費用高,面對數目龐大的病種群,按我國目前的 管理水平,只能選擇一些易于控制費用的病種先試行,經 驗成熟后,逐步擴大[3]。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可明確時間 節點,加快推進,建議在2010年做好基線調查、重點研究 與技術儲備,到2015年在全國各地推開部分病種的按病種 付費.
4.1.4總額預付。總額預付是全國各地都在探索實施的支 付方式,并已經取得了大量經驗,根據各地現實情況制定 總額預付的具體政策,實施效果較好,應在原有基礎上繼續補充完善。在總額預付的基礎上各種支付方式可相互融 合,同時配合總額預付,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加強調研,科 學合理地分配醫保總額,同時加強管理,嚴格考核評估, 在有效控制費用的同時保證服務質量和效率,達到較好的 綜合效益.
4.2加強配套政策的支撐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涉及到衛生系統的多個層面,涉及 到多方利益的調整和醫療行為模式的轉變,需要多種配套 措施的支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完善區域衛生 規劃,明確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強化分工與合作,建 立有序的梯度轉診體系,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二 是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加強醫療機構成本核算和成本 管理,推動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改革,使價格真實反映醫療 服務的成本;三是建立和實施統一的診療規范體系和疾病 分類體系,建立科學的臨床路徑,為規范、監管醫療行為 和制訂支付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四是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 質量控制、考核評估相結合,兼顧費用控制與質量提高, 防止因費用控制而降低服務質量;五是加快各種基本醫療 保險制度的銜接,提高統籌層次;六是建立動態的醫保定 點協議管理,加強信息披露與公示,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 良性競爭.
4.3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為醫保支付提供有力的技術支 撐 完善的信息系統是建立有效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技術 支撐,信息化滯后會阻礙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效實施,如果 醫保與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標準化 不足,接口難以銜接,則必然會給支付方式的改革帶來一 定障礙.
完善服務提供方和付費方的信息系統,醫療機構及醫 保機構信息系統的接口標準化,有利于簡化程序,降低管 理成本,確保數據傳輸統一高效,實現醫保與醫院間信息 資源的有效共享[4]。各地醫保管理要逐步提高信息化管理層 次,逐步實現同一統籌地區信息系統的標準化管理,實現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 等多種不同保障制度在信息系統方面的有效銜接。此外, 信息系統的調整和升級也應該實現系統性、統一性和標準 化,各相關機構在信息系統的維護升級方面加強溝通協調 和信息交換,避免醫保機構或醫療機構單方面調整信息系 統帶來的信息傳輸不暢.
醫保信息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必須互動發展,二 者必須統一信息編碼,統一信息交換格式,統一接口,實 現二者充分融合,保證醫療服務信息透明、公開、準確和 及時,為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技術支撐.
4.4轉變管理理念,加強全程監管,規范醫療行為 不論選用何種支付方式,都存在因信息不對稱而影響 最終實施效果的風險,如果沒有科學的監督管理,將無法 達到預期目的。為此,醫保部門的管理理念應從保證基金 平衡的單一目標轉向以人為本的全面管理,從事后監管轉 向對醫療服務的全程監管,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統,根據 相關醫療質量控制標準,實現實時監控,全程跟蹤。建立 和完善醫療收費、考核指標和績效評估體系,通過加強監 督考核促使醫療機構進行自我管理,規范醫療行為,激發 醫院由外延型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內在改革動力.
4.5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與利用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控制費用和規范醫療行為的同時, 還應發揮醫保調配醫療資源的作用。根據區域衛生規劃, 形成醫保預算管理的政策導向,引導門診重心下沉社區, 住院重心上移醫療中心,規范醫院功能定位,加強分工與 合作.
醫療資源配置向社區衛生服務和預防保健傾斜,提升 社區衛生服務水平。醫保預算重點向郊區和鄉村傾斜,統 籌城鄉基本醫療服務協調發展,提高醫療資源在不同地區 和不同人群之間分配與利用的公平性,提高基本醫療服務 的可及性.
4.6建立醫保與醫院的談判協商機制,爭取醫療機構支持 上海市在總額預算管理過程中,進行了“醫保統籌組 織、醫院自主協商、區縣合理分配”的探索,初步建立醫 保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機制,促進預算指標分配的 公開透明,促進醫院與醫保的關系從對抗走向合作。通過 公開協商,醫院普遍反映良好,醫院與醫保求同存異,共 同發展的工作氛圍初步形成,醫保費用預算管理工作機制 逐步轉變.
逐步實現醫保管理與信息的公開透明,加強醫保部門與 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才能最大限度地爭取醫療機構的理解 與支持,在支付方式方面達成共識。全國各地的經驗也表 明,能否獲得醫療機構的理解與支持是關系到支付方式改革 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環節,醫保通過搭建公開工作平臺,使 預算指標分配原則公開化,分配過程透明化,預算分配結果 公平性與合理性進一步提高,強化醫院參與,有利于促使醫 療機構加強內涵建設,參與自我管理,主動控制醫療費用, 提高服務質量,保證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錢海波,黃文龍.醫療保險支付方式的比較及對我國的發展前 瞻[J].中國醫療前沿,2007(1):101-103.
[2]吳明.國民基本衛生服務制度中籌資方式與支付方式及對服務 績效的影響[R].快速政策咨詢任務研究報告匯編(四),2008.
[3]林雪,齊穎,李思飛,等.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方式的改革[J].
中國衛生經濟,2004,23(8):45-47.
[4]Langenbrunner JC,Cashin C,O’Dougherty S.Designing and im- plementing health care provider payment systems:How-to manuals.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R].The World Bank,2009.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快速論文發表網(www.455685.com)本中心和國內數百家期刊雜志社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客戶代發論文投稿.
投稿郵箱:ksfbw@126.com
客服Q Q:
82702382
聯系電話:15295038833
本站論文資源均為來自網絡轉載,免費提供給廣大作者參考,不進行任何贏利,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刪除!